5月起,太原有一大波新规实施!

“刷卡”变“插卡”,国际长途大降价,网游交易受限……哪条新规对你影响最大?

人行太原中心支行:磁条卡停用的消息并不属实

近日,“从5月1日起磁条卡将停止使用”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里刷了屏。就此,记者向人行太原中心支行咨询后得知,磁条卡停用的消息并不属实。真实情况是:根据央行《关于进一步加强银行卡风险管理的通知》,自5月1日起,银行将全面关闭芯片磁条复合卡的磁条交易。也就是说,同时拥有磁条和芯片的复合卡只能通过芯片插卡消费,但纯磁条卡的交易不受影响。

5月起,太原有一大波新规实施!

由于新技术的发展,磁条卡被复制、被盗刷的风险加大。人行太原中心支行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以往案例,磁条卡用户只要在被改装的POS机或ATM机上刷卡,就会被窃装在该机器上的盗刷设备窃取磁条信息。与磁条卡相比,芯片卡的安全性更高。信息主要存储在智能芯片中,卡内信息难以复制,并且有多重的交易认证流程,可有效保障账户资金安全。

银联山西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近日对我省部分发卡行的测试显示,绝大部分银行发卡端已经主动关闭磁条交易,也就是说,银行在新发的芯片磁条复合卡上,已经关闭了磁条交易功能,芯片磁条复合卡就只能用芯片功能。纯磁条卡用户目前不受影响,仍能正常使用ATM机和POS机。该负责人提醒,虽然此次全面关闭芯片磁条复合卡的磁条交易功能暂不会影响市民的使用,但出于自身用卡安全,持卡人应积极换卡,主动适应芯片卡支付方式。
 

打电话到美、加 资费不足5角/分

5月1日起,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对部分国家的国际长途直拨资费下调,互联网专线资费有望大幅降低。

今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年内全部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随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表示,今年10月1日起将全面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

5月起,太原有一大波新规实施!

作为响应提速降费的相关举措,5月1日起三大运营商先给出一点“甜头”,启动新一轮提速降费,此次降价更特别针对“一带一路”国家的通信资费。中国移动自5月1日起,大幅下调70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长途直拨资费,其中21个国家和地区从6.88元/分钟或1.88元/分钟下调至0.49元/分钟,49个国家和地区从6.88元/分钟或1.88元/分钟下调至0.99元/分钟;“一带一路”沿线全部64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漫游语音资费下调至0.99元/分钟。

中国电信也将从5月1日起下调73个国家和地区的长途通话资费,平均降幅达到90%。中国联通将下调“一带一路”国家和热门、重点方向的国际长途直拨资费,其中25个国家和地区资费下调至0.49元/分钟,美国、加拿大等主要国家率先于5月1日起执行。

“研学旅行”人员构成有规范

5月1日起,国家旅游局发布的《研学旅行服务规范》正式实施,从服务、人员、产品、基地、安全等各个环节规范研学旅行服务流程,让研学旅行“有规可依”。如在服务、人员配置、安全管理方面严格遵守国家标准规范,随团配备研学导师、导游、安全员、项目组长,工作人员与学生配比不低于1∶7。

5月起,太原有一大波新规实施!

近年来,以游学、研学为卖点的旅游线路深受亲子游客欢迎,但研学游此前没有任何的规范,不少旅游机构以“研学”为噱头推销高价旅游产品。据了解,“研学旅行”最早由国务院2013年提出,直至2016年12月教育部、国家旅游局等11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意见》,首次多部门联合发文落实推进研学旅行。而国家旅游局发布的《研学旅行服务规范》于2017年1月出台,5月1日起实施。山西阳光国旅副总经理李立霞表示,回顾过去3年多的政策变化,研学旅行由选修课变为必修课、随机性变为计划性、少量参与变为广泛参与。

打网络游戏要先实名注册

根据文化部日前印发的《文化部关于规范网络游戏运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的通知》,5月1日起,网络游戏运营企业应当要求网络游戏用户使用有效身份证件进行实名注册,并保存用户注册信息。

通知明确,网络游戏运营企业不得向用户提供虚拟道具兑换法定货币的服务;不得为使用游客模式登录的网络游戏用户提供游戏内充值或者消费服务。另外,网络游戏运营企业应当设置未成年用户消费限额,限定未成年用户游戏时间,并采取技术措施屏蔽不适宜未成年用户的场景和功能等。

5月起,太原有一大波新规实施!

业内人士认为,这个举措对于网络游戏安全管理强化有一定必要性。一方面,可以规范网络游戏市场的合规性,包括保护未成年人。另一方面,可以防止游戏市场中的虚拟交易,对于规范具有虚拟货币属性的网游工具也具有积极的意义。如果实行,网络游戏中打怪、升级、卖道具等刻意通过网游道具交易获利的难度将大大加强。

纳入失信“老赖”名单期限最长可达5年

新修订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5月1日起施行。根据规定,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期限一般为2年。对以暴力、威胁方法妨碍、抗拒执行情节严重或具有多项失信行为的,可以延长1年至3年。

同时,规定明确提出,积极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或主动纠正失信行为的,人民法院可提前删除失信信息。通过确立信用惩戒期限,对被执行人不同的失信行为以及失信的不同程度采取区别化对待,能以此激励失信被执行人及时纠正失信行为,有效发挥老赖黑名单“以惩促信”的作用。

车辆排放超标 上路最高罚200元

5月1日起,全国将启用新的交通违法代码。其中新增代码6063引人关注,指的是驾驶排放不合格的机动车上道路行驶的,将被处以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的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113条规定,“机动车驾驶人驾驶排放检验不合格的机动车上道路行驶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予以处罚”。违反这一规定的处罚依据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0条明确,“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处罚。”如今,新增交通违法代码正是为了更好地贯彻上述规定。

城管执法记录全过程不得设罚款目标

《城市管理执行办法》5月1日起实施。其中明确,城市管理执法主管部门应当运用执法记录仪、视频监控等技术,实现执法活动全过程记录。城市管理执法主管部门不得对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设定任务和目标。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的款项,应当按照规定全额上缴。

文件还规定城管部门必须公开投诉和举报电话,同时对举报人进行保密。如果群众发现城管部门执法过程中有违法行为,如未持证、未着装、未记录执法行为的,都可以通过投诉和举报电话进行监督。
 

 



点击量:
返回商城